密煉機工作時,兩轉子相對回轉,將來自加料口的物料夾住帶入輥縫受到轉子的擠壓和剪切,穿過輥縫后碰到下頂拴尖棱被分成兩部分,分別沿前后室壁與轉子之間縫隙再回到輥隙上方。在繞轉子流動的一周中,物料處處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膠料的溫度急劇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膠在配合劑表面的濕潤性,使橡膠與配合劑表面充分接觸。配合劑團塊隨膠料一起通過轉子與轉子間隙、轉子與上、下頂拴、密煉室內壁的間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變形的橡膠包圍,穩定在破碎狀態。同時,轉子上的凸棱使膠料沿轉子的軸向運動,起到攪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劑在膠料中混合均勻。配合劑如此反復剪切破碎,膠料反復產生變形和恢復變形,轉子凸棱的不斷攪拌,使配合劑在膠料中分散均勻,并達到一定的分散度。由于密煉機混煉時膠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開煉機大得多,煉膠溫度高,使得密煉機煉膠的效率大大高于開煉機。
1.密煉機密閉式煉膠機簡稱密煉機,主要用于橡膠的塑煉和混煉。
密煉機是一種設有一對特定形狀并相對回轉的轉子、在可調溫度和壓力的密閉狀態下間隙性地對聚合物材料進行塑煉和混煉的機械,主要由密煉室、轉子、轉子密封裝置、加料壓料裝置、卸料裝置、傳動裝置及機座等部分組成。
密煉機是在開煉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強度間隙性的混煉設備。自1916年出現真正意義上的Banbury(本伯里)型密煉機后,密煉機的威力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它在橡膠混煉過程中顯示出來比開煉機優異的一系列特征,如:混煉容量大、時間短、生產效率高;較好的克服粉塵飛揚,減少配合劑的損失,改善產品質量與工作環境;操作安全便利,減輕勞動強度;有益于實現機械與自動化操作等。因此,密煉機的出現是橡膠機械的一項重要成果,至今仍然是塑煉和混煉中的典型的重要設備,仍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密煉機基本知識 基本結構
密煉機一般由密煉室、兩個相對回轉的轉子、上頂栓、下頂栓、測溫系統、加熱和冷卻系統、排氣系統、安全裝置、排料裝置和記錄裝置組成。轉子的表面有螺旋狀突棱,突棱的數目有二棱、四棱、六棱等,轉子的斷面幾何形狀有三角形、圓筒形或橢圓形三種,有切向式和嚙合式兩類。測溫系統是由熱電偶組成,主要用來測定混煉過程中密煉室內溫度的變化;加熱和冷卻系統主要是為了控制轉子和混煉室內腔壁表面的溫度。
主要參數
轉子的轉速與速比;轉子棱比與密煉室內壁縫隙;生產能力與填充系數;上頂栓對膠料的單位壓力;功率。
2.密煉機混煉工藝混煉混煉是用煉膠機將生膠或塑煉生膠與配合劑煉成混煉膠的工藝,是橡膠加工z重要的生產工藝。本質來說是配合劑在生膠中均勻分散的過程,粒狀配合劑呈分散相,生膠呈連續相?;鞜捒刹捎瞄_煉機、密煉機和螺桿連續混煉機。橡膠混煉過程就其本質來說是配合劑在生膠中均勻分散的過程,粒狀配合劑呈分散相,生膠呈連續相。在混煉過程中,橡膠分子結構、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配合劑聚集狀態均發生變化。通過混煉,橡膠與配合劑起了物理及化學作用,形成了新的結構?;鞜捘z是一種具有復雜結構特性的分散體系。
由于生膠的粘度很高,為使配合劑滲入生膠中并在其中均勻混合和分散,必須借助于煉膠機的強烈機械剪切作用。用密煉機混煉操作安全,勞動強度小,是目前應用z普遍的。混煉要求配合劑均勻分散于生膠中,形成膠態分散體,以使硫化膠具有z佳性能。同時對混煉膠料的可塑度也有一定要求,使之能符合后工序的要求。有一段和二段混煉法。前者是在橡膠中逐步添加配合劑。后者是先加入軟化劑和粉末狀填充劑進行d一階段的粗混煉,膠料經冷卻和放置一定時間后,再加硫黃和促進劑進行第二段混煉。
將橡膠(生膠)與各種配合劑(見橡膠配合)在煉膠機內混合均勻的橡膠加工工藝。為了能夠將粉狀配合劑加入橡膠中,生膠須先經塑煉,提高其塑性及流動性。混煉過程是橡膠加工z基本的過程,加入配合劑后的混煉膠料的質量,對半成品的工藝性能和成品質量均具有決定性影響。
咨詢熱線周生13662955185